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收藏本站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环球资讯网 > 高考 > 北京高考启示录:学生这些能力 今后要重点培养

北京高考启示录:学生这些能力 今后要重点培养

发布时间:2018/6/29   阅读: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然而关注高考的话题却并没有因为高考结束而结束,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将赢得高考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到底传递出哪些方向和信息?对于今后的高考生乃至中小学生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未来孩子们如何在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今后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具有哪些导向作用……

翻阅今年的语文卷以及前几年的语文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试题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都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今后教师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这几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孩子赢得高考,赢得未来。

增强考生文化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

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二大题即是三则文言文,三个文本分别取材于《荀子·强国》《吕氏春秋·察微》《论语·先进》,三个文本有议论,有记叙。这其中不仅仅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更体现了对古人思想、智慧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论语·先进》不仅仅是考查考生对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的理解,更引导考生反思其思想对当下生活的影响。

今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更有对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陶渊明《归园田居》、李密《陈情表》、白居易《琵琶行》等传统文化知识的考察,这对考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仅需要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更是对其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有着更加深刻的领悟。

作文试题中,在去年考查《红楼梦》《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的基础上,今年出现了《红岩》《边城》《老人与海》《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等文学名著,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著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

类似这样的题目,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考查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仅仅知道还不行,还得会用。如第17题中的第④小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题目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从而做到古为今用。

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入试题,这既是北京教育改革和新一轮课改释放的重要信号,也与当前增强文化自信的主旋律一致,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素养,将是今后学校和家长培养孩子的重要方向。

增强使命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这些事,既包括试卷开篇材料中的“人工智能”话题,也包括作文题中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和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这些试题,对考生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它就发生在身边,也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重点、热点话题。它清晰地告诉这届考生以及今后的考生要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时代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开阔视野,关注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而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育人上引领作用的体现。

在这些“家事国事天下事”中,还要求考生更加关注“北京”这个家的“家事”,因为除了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也有相当一批试题与考生所处的这个城市——北京息息相关,突出北京学生的特点。如政治卷中的第28题,试题素材来自某校学生的真实活动,学生提出建立“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还有马拉松比赛、无人驾驶汽车的管理问题、社区志愿服务等,这些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这些试题引导考生关注北京地域特色,也要求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思考有感受,了解北京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同时这些接地气的考题让北京考生多了城市建设者的责任感。

纵观近几年的试题,贴近考生实际生活、时事热点、科技动态等事件每年都会出现一批,而这些题目承担的责任之一便是引导学生学习不要仅仅限于书本,生活中的一切均可纳入成为高考试题。孩子的知识结构从过去的一味求“深”变“宽”,眼界从校内书外,拓展为关注身边事,关心国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胸中有丘壑”

最近几年,高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更加凸显,一方面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了鼓励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位的新一代青年人。

在今年的高考语文卷中,“微写作”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经典名著阅读。三道题目,覆盖了七部名著,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试题重点考查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的能力、陈述故事情节的能力和评议人物的能力,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设置选择性强、开放性强的题目,成为一种必然。这些题目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张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和有所创造,体现出为每一位考生展示12年语文学习水平搭建平台的高考价值“新思维”,从而选拔出有思想、有见解的优秀人才。

“我们要培养有思想、有个人想法创意的学生,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的学生才能赢得未来。”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指出,“因此考试不仅要考学生的所思所想、能思能想,还要考应思应想,要有价值引导。”

来源:现代教育报


高考
推荐资讯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18611682146 18612878329  13718459036   QQ:2754868060 QQ:2563761688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